袁旃,1941年生於四川重慶,1962年自師大藝術系國畫組畢業後赴歐留學,回國後進入故宮服務。在校時研習各派各家的山水、人物及花鳥,傳統是她可以自由出入的資源及寶藏,但同時她並不受到傳統的牽絆,「求新、求變」在袁旃的創作裡,有極高的重要性,她在某種程度上,迴避或刻意閃過文人畫傳統的包袱,另闢蹊徑,不外乎是想為水墨繪畫開拓一種新的可能,並建立一套新的視野。
這次袁旃在誠品畫廊展出她2004年到2006年的新作,可從此展的作品中看到她追新求異的企圖心,明顯感受到她求變的創作趨勢及對以前發展出的風格更加以成熟的姿態呈現。
創新部分,袁旃她不僅追求畫面的新和異,更近一步以傳統建築大廳牆面〝中堂〞的佈置或裝置法則來創作。即以有主題的畫為中心;兩側用對稱的方式,掛上同主題的字或畫,向兩側展開,最少以三幅為一組,並視廳堂的大小無限延展。主題中心的畫,則採取增加上下〝詩堂〞的方式,縱向擴充,利用中國畫特有的裱畫技巧裱為一體,以增加豐富畫面。並嘗試重組翻新十八世紀起歐人所稱的〝中國風(Chinoiserie)〞瑣碎細膩繁複的表現方式,像「繡球花」圖。
從她畫面中天真爛漫及富有童趣的氛圍,其題材天馬行空,空間構成與萬物生長的邏輯完全出自她豐富想像力的編織與變造。所有的形式與造型,無論有機或無機,也不管是透過師古、轉化、變造、或是完全自創,都相安無事地和平共處在她虛擬的化外境域之中。雖有創作題材的變化,但不變的是她以華麗斑斕的重彩鋪疊出的神秘而迷人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