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弘
林明弘最為人熟知的是放大傳統花布圖案,繪製在展示空間中,鋪天蓋地的花樣姿態,令人驚艷。這樣絢爛繽紛的大型公共藝術作品與空間形成互補、相輔相成的「合作關係」,並將作品所在的空間轉化成一種「狀態」,提供社交、互動和共享愉悅氣氛的場合,也是藝術知性對話與日常生活情境的結合。他說:「我希望能打破看畫的藝術概念,藝術作品是可以踩、躺、坐、臥的」,於此,他的作品有效體現了這個時代當代藝術的一個重要精神:藝術不只是被觀看,而是即時體驗甚至可以觸摸的。又由於他取材於日常生活布料,傳統印花布圖案在他的挪用之下綻放出讓人無比歡愉的親民特質,因為當觀眾置身於那些花色和圖紋之中,在感嘆人處身在浩大藝術之中有如滄海一粟之餘,也處於這些圖紋所蘊含的文化、歷史與記憶氛圍之中。藉由這些圖案,林明弘訴諸觀者的文化想像、反思與奇想,吸引觀者進入他的創作世界。他視自己為一面鏡子,反映出在他眼前已經存在的事物,同時延續極簡主義精神,雖然使用既有的圖案,又以一些手法消除圖案彼此之間的關連,例如製造圖案之間的錯位或去除一些元素,藉此宣告他要表現的不是那些美麗盎然的圖案,而是以這些圖案吸引觀眾走進他所創造的世界,聆聽畫作與空間的對話,領略包含其中的訊息,同時思考「何謂藝術」。由此出發,林明弘以無窮的想像辯詰和凝聚空間關係,創造出鮮活獨特的美學。
1964年生,居住並工作於台北/上海/布魯塞爾
個展
2016 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當代藝術與設計美術館,馬尼拉,菲律賓
Leo Xu Projects,上海,中國
2015 藝術與設計學院美術館,薩凡納,美國
高等藝術博物館,亞特蘭大,美國
2013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PROJECT ONE,香港,中國
2012 誠品畫廊,台灣,台北
碧波地博物館,塞倫,美國
外灘美術館,上海,中國
2011 維戈當代美術館,維戈,西班牙
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十和田,日本
尼格拉斯‧博朗切畫廊,巴塞隆納,西班牙
2010 佩奇當代藝術中心,普拉托,義大利
溫哥華美術館,溫哥華,加拿大
2009 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三菱地所Artium,福岡,日本
2008 外灘三號滬申畫廊,上海,中國
2007 諾古拉斯‧布蘭查德畫廊,巴塞隆納,西班牙
O.K 當代藝術中心,林茲,奧地利
2006 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北京中國國際畫廊博覽會,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2005 維也納美術館,維也納,奧地利
檀香山當代美術館,夏威夷,美國
尼格拉斯‧博朗切畫廊,巴塞隆納,西班牙
布魯塞爾藝術博覽會,塔尼藝廊,布魯塞爾,比利時
2004 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亞洲藝術館,舊金山,美國
聖路易當代藝術館,聖路易,美國
PS1當代藝術中心,長島,美國
2003 東京宮-當代創作場所,巴黎,法國
摩洛梭展覽廳,米蘭,義大利
烏斯麥勒藝廊,盧森,瑞士
2002 塔尼藝廊,慕尼黑,德國
海牙市政廳,海牙,荷蘭
吉斯蘭胡森諾藝廊,巴黎,法國
東京宮-當代創作場所,巴黎,法國
2000 藝術風格‧com,巴黎,法國
1999 伊通公園,台北,台灣
1998 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台北,台灣
1996 伊通公園,台北,台灣
1994 伊通公園,台北,台灣
聯展
2015 「食物箴言:思想與食物」,臺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2014 「誠品25週年特展—青春」,誠品畫廊,台北,台灣
「後普普」,薩奇美術館,倫敦,英國 | 「戀地情結」,BANK,上海,中國
「隨寓而安——紅星美凱龍藝術大展」,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在創造:當代藝術在震旦-上海雙年展」,上海,中國 | 「沉默」,巴萊斯.赫特林畫廊,巴黎,法國
2013 「閱讀」,Leo Xu Projects,上海,中國
「兩岸關係」,Anna-Maria & Stephen Kellen畫廊,紐約,美國
「繪畫性」, BANK,上海,中國
「加州太平洋三年展」,OCMA,加州新港灘,美國
「如你居於此」,奧克蘭三年展,奧克蘭,紐西蘭
「轉動藝台灣」,首爾美術館,首爾,韓國
2011 「門戶開放- 新加坡雙年展」,新加坡
2010 「表徵的重負:當今亞洲抽象」,奧莎畫廊,香港,中國
「2010青年觀眾計畫」,龐畢度中心,梅茲,法國
「未來的記憶」,三星美術館,首爾,韓國
「Popping Up:重溯2D 與3D 的關係」,香港藝術中心,香港,中國
2009 「巴塞爾藝術博覽會」,誠品畫廊,巴塞爾,瑞士
「混浴-別府計畫」,別府,日本
「樹」,詹姆斯‧寇恩畫廊,上海,中國
「壯觀的日常生活」,里昂雙年展,里昂,法國
「共再生:明日的創造者」,福岡亞洲藝術三年展,福岡,日本
2008 「林明弘&Heidi Voet 雙人展」,伊通公園,台北,台灣
「家」,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台灣
「超級風水」,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馬德里不設防」(與西班牙藝術家愛麗霞•弗蘭米絲合作),馬德里,西班牙
「流動藝術」,香奈兒,香港、東京、紐約
「開幕展」,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十和田市,日本
「遠東貿」,阿諾菲尼,布里斯托,英國
「仿自然」,上海當代藝術館,上海,中國
2007 「為未來留點空間」,東京都現代美術館,東京,日本
「看!逛櫥窗」,O.K 當代藝術中心,林茲,奧地利
「莫斯科雙年展」,莫斯科,俄羅斯
2006 「從前…現代童話」,ARCOS美術館,貝內文托,義大利
「新空間-賓查克藝術中心」,基輔,烏克蘭
「剩餘價值」,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Saint German散步」,花神咖啡館,巴黎,法國
「我們的故事」,東京宮,當代創作場所,巴黎,法國
2005 「靜默的典雅東方」,森美術館,東京,日本
「關於美」,柏林世界文化館,柏林,德國
「蒙帕里爺/中國: 第一屆中國當代藝術雙年展」,蒙帕里爺,法國
「非常厲害」,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台灣
「期間-里昂雙年展」,里昂,法國
「別樣-第二屆廣州三年展」,廣東美術館,廣州,中國
「愉悅」,卡西諾藝術中心,盧森堡
2004 「共鳴」,金澤21世紀美術館,金澤,日本
「奧德塞」,滬申畫廊,上海,中國
「花卉生境」,布里聖艾德蒙藝廊,沙福克郡,英國
2003 「花卉力量/里耳2004」,里耳美術館,里耳,法國
「第五系統」,深圳,中國
「老虎之眼」,普洛德藝廊,倫敦,英國
「繪畫4」,玫瑰藝術館,瓦爾珊,美國
「十字形」,CCCB,巴塞隆納,西班牙
「NMAC基金會」,加地斯,西班牙
「中國當代藝術/顛覆及詩」,Culturgest藝術節,里斯本,葡萄牙
「讀書治療」(與拉米馬克威斯屈),市立美術館,盧森,瑞士
2002 「緊急繪畫」,巴黎近代美術館,巴黎,法國
「亞洲藝術」,卡斯特羅當代藝術(EACC),卡斯特羅,西班牙
「暫停_光州雙年展」,光州雙年展廳,光州,南韓
「合成-如榭藝廊」,巴黎,法國
「世界有多大?」,O.K.現代美術館,林茲,奧地利
「亞太藝術三年展」,昆士蘭藝廊,布里斯本,澳洲
「國際2002-利物浦雙年展」,利物浦,英國
「輕且重的震撼」,整體當代美術館,首爾,韓國
2001 「輕且重的震撼」,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台灣
「第四十九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威尼斯,義大利
「第七屆伊斯坦堡雙年展」,伊斯坦堡,土耳其
「ARS 01」,奇亞斯瑪藝術館,赫爾辛基,芬蘭
「賭場2001」,SMAK當代藝術館,根特,比利時
「讀書治療」(與拉米馬克威斯屈),馬克爾宮,艾斯令根,德國
2000 「無法無天」,2000台北雙年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姐妹空間計畫」,南部曝光藝術空間,舊金山,美國
「樂園」,香港藝術中心,香港,中國
「視界/柏林香港文化節」,添馬艦,香港
1999 「複數元的視野」,中國美術館,北京,中國
「磁性書寫/念念之間」,伊通公園,台北,台灣
「福岡三年展」,福岡亞洲美術館,福岡,日本
「KHOJ-國際藝術家研討會」,莫地納加爾,印度
1998 「你說/我聽」,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君自故鄉來」,竹圍工作室,台北,台灣
「你說/我聽」,畢松農莊,巴黎,法國
1997 「伊通公園台北市立美術館聯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擬象與寓言」,臻品藝術中心,台中,台灣
1996 「邊際影像4」,四五六畫廊,紐約,美國
1995 「位置‧飛機場」,伊通公園,台北,台灣
1994 「後戒嚴.觀念動員」,玄門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藝術與文字」,國立台北師範美勞教育系畫廊,台北,台灣
「無可描述的未知」,伊通公園,台北,台灣